网站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动态 >> 正文

深挖陇师红色校史 共话抗战精神传承——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集体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9日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周年,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持续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5月2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史纲要教研室召开集体备课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备课会。会议由中国近现史纲要教研室主任王文君主持。

本次集体备课会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红色校史追溯。教研室邀请学校校史馆馆长刘吉平教授讲述陇师红色校史。刘教授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讲述,再现了陇师人在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抗战时期,陇师人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播爱国思想,还走出校园,深入城乡,通过编写抗日歌谣、排演话剧、张贴标语等形式,激发民众的抗日热情,为抗战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指出,我校在抗战时期有着独特而珍贵的历史记忆,这些抗战故事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位教师深入挖掘校史中的抗战元素,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第二阶段为《论持久战》教学片段展示。青年教师孟克将论持久战的基本内容凝练为“431”,深刻剖析战争双方的4个基本特点、抗日战争的3个阶段、兵民是胜利之本的1个根本,拓展了教材内容,探索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

第三阶段为交流研讨。老师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对于挖掘和传承校史中抗战故事的见解和设想,并就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中共党史概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展开讨论。老师们认为,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短视频、开设网络课程等,扩大校史中抗战故事的传播范围,吸引更多学生和社会人士了解、关注。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研,走访抗战老兵和历史见证人,收集更多鲜活的抗战故事,丰富教学资源。

杜向辉指出,本次集体备课会,不仅让教师们对红色校史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更多路径选择。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深入挖掘校史资源,讲好抗战故事,传承抗战精神,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育人质量,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新时代青年,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