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名师工作室 >> 正文

甘肃省第二批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勤学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8日

一、工作室简介

(一)主持人简介

1.基本情况

马勤学,现任陇南师专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甘肃通渭人。毕业于西北师大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士学位。2008年被评为陇南师专首届中青年骨干教师,2010年被评为陇南师专第二届教学名师,2014年被评为陇南师专第四届教学名师。2010年主持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被评为省级精品课,2014年主持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被评为省级精品课,2014年被评为“甘肃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2015年评为校级思政理论课教学团队带头人。2017年被评为陇南师专第一届师德标兵。主持市厅级科研课题3项,参与完成教育厅科研课题2项。

马勤学教授近年来在《甘肃社会科学》、《兰州学刊》、《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获省级论文奖4项,陇南市首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学校道德教育新论》(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2012年8月),《思想政治教育新论》,(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013年8月),主编十二五规划教材一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训教程》(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2015年7月),参编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个人简历被收入《中国教育专家和教育人才》、《二十一世纪中华人物志》、《陇中艺林人物》等多种辞书。

社会兼职:

陇南师专陇南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两当兵变纪念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甘肃省哲学学会理事;

甘肃省教育厅省委高校工委形势与政策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甘肃省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陇东南分会副会长;

陇南市委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陇南市委宣传部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员。

2.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陇南红色文化。

(二)工作室软硬件建设情况

1.学校已专门配备了一间不小于50平方的房间,用于工作室成员进行学术交流、研讨。办公家具、电脑等已列入采购计划。工作室成员发表论文30多篇,获批科研课题10多项。其他所需图书资料后期陆续购买。

(三)其他情况

工作室的内部装饰正在设计,成员已多次讨论工作计划,培训学员已初步进行了筛选。

二、工作室目标和定位

(一)工作室建设目标

工作室预期目标:

围绕红色文化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上做足文章,突出红色文化在课堂教学、课程开发和团队建设中的陇南特色,实现课堂特色突出,精品课程优化,名师团队强大,陇南红色文化研究课题品牌彰显。

1、突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打造特色名师团队重点

深化教学改革,力争在一个工作周期内课堂教学彰显品牌特色;打造名师团队,力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多出名师早出名师;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从而形成名优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2、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具体落实措施

抓好思政理论传统课程与衍生课程开发的课题研究;加强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融合,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以互动的形式面向广大师生,条件成熟时推及校外;出一批成果。以精品课堂教学实录、论文等形式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产生一定影响;围绕思政课教学改革积极申报教育厅思政工作专项课题;发表相关论文。


3、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推进人才培养。

利用陇南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革命基地宝贵精神财富的育人作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成校园教育和基地教育的相得益彰,发挥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相互配合与补充作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学生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心,让广大青年学子学理论、爱理论、用理论、信理论,进而培养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工作室基本定位

工作室建设定位是:探索陇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整体解决方案。

主要依托所在地区的陇南红色文化资源,并借助陇南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平台,围绕育人主线,将创新理念融入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

首先,创新课程开发内容,整合红色资源,亮化精品课程彰显特色。

其次,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搭建全新教育教学平台,强化课堂教学突出教改特色。

再次,创新团队建设机制,培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优化团队建设增强名师效应。

三、工作计划

(一)首期工作计划(2020.4-2021.4)

1、主持人和骨干成员每人在省级及以上学术刊物发表1篇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研究论文。

2、完成市级及以上课题鉴定结题1项。

3、开展1次送教下乡或支教等活动。

4、完成1次思政教育调研并形成优质的教育教学实践报告。

(二)三年建设期工作计划及具体措施

1、工作计划:建设期内主持人和骨干成员每人在省级及以上学术刊物发表1篇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研究论文; 建设期内完成市级及以上课题鉴定结题1项; 建设期内出版1部教材;建设期内,团队成员(或学员)本人或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思政相关技能大赛中获得市级以上奖励1次;每年开展1次特色学术活动,建设期内形成品牌活动;传递先进理念、发挥示范效应,交流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承担相关课题研究,切实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水平;遴选培训学员并制定培训方案,建设周期内为全省培养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含辅导员、班主任)不少于30人。

2、具体措施

建立工作室例会制度:工作室每学期召开一次计划会,讨论本学期计划,确定成员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每学期召开一次总结会,总结经验成果,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建立工作室学习制度:一要按时学习。工作室成员平时学习包括集中学习与自学,同时要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学期至少集中学习一次,并利用工作平台交流学习心得;二要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在每学期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按需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建立研讨制度: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由工作室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月集体研究一次;建立工作室考核制度: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其领衔人负责。考核主要从师德师风、理论提升、管理能力、教学科研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调整出名师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建立奖惩制度:根据工作方案制定名师工作室成员考核标准,考核结果可作为教师评优评先依据,对于不求进取,不能按时完成工作室任务的成员进行劝退工作。



2020年6月2日